博物館,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文化樞紐。館藏展品從歷史長河里擷取的一個個精彩瞬間,正是我們國家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有力見證。
“造出中國自己的大飛機!”這是一個讓幾代中國人輾轉反側、縈繞于心的夢想,承載著中華兒女通四海、掖八方的壯闊雄心。就在2013年1月26日,國產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官方代號叫“鯤鵬”,網民稱其為“胖妞”。
值此運-20飛機12周歲之際,我專程來到位于北京的一家國家級博物館,看看我捐贈的館藏展品——1套8枚《戰略空軍 鯤鵬展翅》紀念郵封。
這套強軍主題紀念郵封,記錄了運-20從首次試飛成功到首次亮相中國航展、從參軍入伍到列裝首飛的壯美航跡,以及從總設計師到首飛試飛員、首裝部隊飛行員的心路歷程,還有總設計師和首飛試飛員的親筆簽名寄語。
這套強軍主題紀念郵封,是我一張張照片挑選的、一字一句描述的。后續,空軍又推出“運-20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運油-20為殲-20殲-16空中加油”和“運-20投入武漢保衛戰”等紀念郵封,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建黨百年和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大型主題展覽中展出。
在博物館的展柜前,望著這套《戰略空軍 鯤鵬展翅》紀念郵封,運-20飛天12年飛遍我國大江南北,遠赴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的壯美航跡,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運-20首次試飛成功即“官宣”,這在中國新聞史上可圈可點。作為時任空軍外宣辦主任,我親歷和見證了這件大事。
2013年1月26日,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當天,即由新華社播發圖文消息:運-20飛機是我國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種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大型運輸機的首飛成功,對推進我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情況,具有重要意義。該型飛機首飛后將按計劃繼續開展相關試驗試飛。
一篇不到200字的消息,昭示著中國在話語權上把“中國的事情中國說”作為優先選項,昭示著中國在優化強國強軍信息供給上邁出新步伐。有關統計表明,當時境內外媒體對“中國運-20大型運輸機首飛成功”的關注,信源基本上來自新華社,我們把握了國際話語權。
曾幾何時,高度開放條件下的新機試飛、戰機巡航等重大活動,大都被網民搶先爆料,傳統媒體望“網”興嘆。高度開放條件下的重大活動輿論工作,需要跳出“單純軍事思維”“單純外交思維”和“單純輿情思維”來看問題;既遵守規矩也遵循規律,既提前計劃也著眼變化,既講求時效更講究實效;使“官宣信息”有利于軍事行動順利和武器裝備安全,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利于對外傳遞正確信號、對內傳遞堅定信心。
“當國家需要的時候,想用就有,想干就能!”這是全國政協委員、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在全國政協第十四屆一次會議“委員通道”上接受媒體記者集體采訪時說的一番線參軍入伍。在送行的隊伍里,有唐長紅院士,有運-20首飛試飛員鄧友明,也有時任空軍新聞發言人的我。鄧友明介紹,運-20用了5年實現首飛,8年交付使用,順利階段性任務完成。在交付前期的試驗性飛行階段,運-20去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稻城亞丁機場,也去過中國最北邊的呼倫貝爾體驗高寒氣候。此外,還試驗過高濕、高熱、雨天和夜航等一系列極端環境和氣候。
飛往部隊的運-20上,唐長紅院士對我說,“大飛機不單是一型飛機,一型裝備,更重要的它是一個國家安全的代表,國家工業能力的體現,實質上是一個強國的標志。不單對國防,而且對國民經濟建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唐長紅院士已經是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了,他說很喜歡網友給運-20起名叫“胖妞”,說運-20很爭氣,但他不喜歡別人喊他“胖妞之父”,因為“胖妞”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晶,是一個國家的能力體現。
“運-20大型運輸機入列空軍后成功首飛!”2016年7月7日,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名義在“空軍運-20飛機列裝首飛記者見面會”上說:這是中國空軍戰略騰飛的又一次起飛,是空軍飛行員放飛強軍夢想的又一次起飛。新華社記者張汨汨、黃書波和呼濤等戰友,現場記錄傳播了一系列相關信息。
本次交付空軍列裝的運-20有兩架,對于未來空軍需有多少架運-20才能滿足需求的問題,我在回答時任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的提問時,簡簡單單說了四個字:“多多益善”。
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中國人民期盼,空軍官兵期待。與“列裝首飛”同樣需要銘記的是:2014年11月,空軍試飛員駕運-20飛機首次參加中國國際航展,展現中國力量、精神和文化。當時,這一消息是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名義發布的。
首飛,見證空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史。70年前的盛夏,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皷|北老航校”的教練機首次飛上藍天,標志著人民軍隊的航空力量開始形成。70年來,人民空軍已從當年的“馬拉飛機”“酒精代汽油”發展成為一支由多兵種、多機種組成的現代化戰略性軍種。作為空軍戰略性、標志性、引領性裝備的運-20,續寫著中國空中力量建設的新篇章。
運-20所在部隊時任指揮員陳鋼在記者見面會上表示,他們將苦練精飛,使運-20盡快形成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確保國家利益拓展到哪里,戰略投送力量就跟進到哪里,不愧于這個偉大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記者見面會上,運-20首飛試飛員鄧友明說,運-20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基礎上,不管是發展加油機還是預警機,還是其他的特種飛機,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得到使用。
舉行運-20飛機列裝首飛儀式,吸引不少媒體記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總臺央視《焦點訪談》節目記者劉琳老師。她敬業專業、踏實靠譜,做的節目《鯤鵬展翅》又快又好,導語中有句話可謂點睛之筆:鯤鵬展翅,改寫了中國航空工業史和空中力量建設史。
《焦點訪談》節目中,劉琳老師采訪了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運-20首飛試飛員鄧友明,運-20所在部隊時任指揮員仇超等,還有軍事專家王明志等,詳實記錄了一段歷史。
王明志說,運-20具備作為國家飛行器的特殊屬性,跨洲際的遠程機動能力,將強有力支撐國家力量的全球快速到達,支持“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順利實施。運-20垂直尾翼上的中國國旗,既體現大型軍用運輸機承載的“國家符號”,更是空軍戰略性軍種價值的體現。
軍事專家王明亮表示,在巴基斯坦、泰國、馬爾代夫、馬來西亞、尼泊爾等國家遭受嚴重災害時,中國空軍第一時間把各類救援物資空運至受災國,向世界展示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運-20閃亮入役,為空軍飛出去插上更有力的翅膀,為國家利益拓展架起更遠、更暢通的空中橋梁。
“運-20列裝首飛儀式彰顯空軍文化!”軍事專家周薇表示,空軍作為高技術軍種,是最尖端、最先進軍事裝備的率先使用者,要求官兵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樣熟悉兵器,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裝備,實現人與裝備的“天人合一”。舉行授裝、列裝儀式,就是一次生動的職能使命教育。
王明亮老師、王明志老師、周薇老師,是我擔任空軍宣傳局副局長和空軍外宣辦主任的12年間,緊密聯系、互助共贏的軍事專家,中國空軍“十大新航跡”的新聞發布,他們是我的良師益友。
2018年5月8日,我以空軍新聞發言人名義發布消息:中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近日首次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這是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遠程空降作戰能力建設的又一次躍升。
隨著空軍高新武器裝備成體系發展,一系列新型戰機投入新時代練兵備戰。運-20大型運輸機2016年7月列裝空軍部隊后,2017年7月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著眼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運-20實戰實訓全面展開,轉戰高原機場遠程投送,空降空投訓練扎實推進。
輿論關注運-20的同時,還關注著中國空降兵。正如近期的解放軍報評論所說:空降兵軍是一支歷史厚重、功勛卓著的英雄部隊,在革命戰爭年代歷經戰火硝煙洗禮,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國威軍威,在和平建設時期出色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務,涌現出一大批英雄集體和英模人物。這些年,空降兵軍在改革強軍中乘勢而上,在轉型重塑中創新發展,部隊現代化水平和實戰能力穩步提升,在我軍力量體系和作戰體系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運-9和伊爾-76三型運輸機投入武漢保衛戰大空運,總臺“正午國防軍事”節目派出多路記者,全過程、全要素記錄傳播,留下一份珍貴史料。運-20首次參加這次非戰爭軍事行動,是2020年2月13日,向武漢空運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醫療物資。2月17日,空軍再次出動運-20等三型多架運輸機,從成都雙流等7個機場起飛執行抗疫任務。
2月16日晚上,西部戰區空軍主要領導給我打電線日任務的帶隊指揮員,是兩次駕機執行任務的運-20首裝部隊杜寶林大校。于是,我們約定了請總臺央視“面對面”記者董倩,在武漢天河機場專訪杜寶林。
挑戰多重風險完成的這次“面對面”節目,時長19分28秒,信息量很大。杜寶林說,抗疫大空運是空軍一次成體系的行動,機型也不一樣,2月13日那天運-20、運-9、伊爾-76從多個方向同時到達武漢,間隔3分鐘落地,飛行計劃必須周密,大家都是以毫秒為單位計算融入這個體系,整個計劃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在“面對面”節目中,杜寶林點贊了兄弟部隊推出的運-20特色登機牌,主創者是中部戰區空軍某部趙世宏上校。藍底白字的“運-20機票”刷爆網絡,機票正面,日期欄寫著當天出發的時間至戰疫勝利日,乘客信息欄寫著“最美白衣戰士”,航程信息則寫有:家至戰場(武漢)。機票上標記的是雙向箭頭,預示著醫護人員一定能平安凱旋。
后來,在運-20特色登機牌的基礎上,中國集郵總公司設計發行《運-20抗疫明信片》,成為人民軍隊支援武漢抗疫的重要標識之一,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20女飛行員展現戰斗英姿2021年9月29日,我在第13屆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一條簡明扼要消息:空軍運-20飛行員隊伍中,有了女飛行員的戰斗英姿。從此,運-20女飛行員,走進了媒體和公眾的視線屆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上,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表示:運-20飛機有了“中國心”。我就此作出回應說:運-20飛越了崇山峻嶺,飛過了廣闊大洋。運-20的航跡,沒有最遠,必一運動只有更遠!
赴韓國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運-20首位女機長李凌超凝視著飛行航線:“再一次來到前輩們曾戰斗過的這片天空,帶著他們的遺骸回家,這是何等莊嚴的使命,又是何等沉甸甸的托付!”那天,她送給自己8個字:“壯志凌云,超越自我!”
譚紅梅為首批改裝運-20的飛行員,爭分奪秒、勇于拼搏,在同批飛行員中很快實現單飛單放,成了為數不多的運-20機長。在飛行任務中,她多次遭遇復雜氣象和突發情況,始終保持冷靜,在極短時間內讓飛機恢復平穩姿態。她的每一次飛行,都是對自己技能和勇氣的考驗,也是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奉獻。
通飛運-9、運-20兩型運輸機,同時具備執行戰術與戰略投送任務能力的雙機型女機長陳金蘭,在部隊執行重大演訓與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戰場沒有男女之分,我是飛行員,更是戰斗員!”陳金蘭帶領機組開展重裝空投訓練,多次承擔境外軍事運輸任務,能力在實戰中得到錘煉。運油-20女飛行員馬虹羽,分享自己奮斗動力時講了一個故事:那原本應該是一次普通的海上飛行,但耳機里突然傳來了我方飛行員對外軍飛機的警告。這次經歷給她帶來了巨大的觸動?!暗谝淮斡X得自己離敵情這么近,當時也在想著,自己的戰友如果需要保障的話,加油機要及時提供保障。要不斷去增強自己的本領,當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進行飛行展示,運油-20和殲-35A一樣受關注。2022年11月舉辦的第14屆中國航展上,運油-20首次展翅珠海上空。飛行展示指揮員李彥接受總臺“面對面”節目專訪,19分51秒的節目,講解了“空中力量倍增器”作用究竟有多大,受眾表示“開眼界”。此前的9月17日第22個全民國防教育日,在總臺《國防公開課》節目中,李彥和中航西飛機翼裝配廠的鉚裝鉗工張晨光一起,講述運-20背后的故事,讓觀眾強烈地感受到,人民空軍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加快推進“戰略性軍種”建設,受眾表示“很解渴”。
2021年11月,運油-20首次亮相臺海。臺媒披露的消息,引發輿論廣泛關注。2022年7月31日,我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暨長春航空展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新一代空中加油機運油-20投入新時代練兵備戰”消息:空軍運油-20和殲-16飛機近日開展了海上方向空中加油訓練,提高實戰化訓練水平。運油-20可以給殲-20、殲-16、
等空軍“三劍客”戰機空中加油,從高原到海上,多次開展空中加油訓練。隨后,運油-20投入解放軍位臺島周邊聯合演訓。一組殲-20、運油-20、轟-6K戰機海報和戰斗英雄王海、杜鳳瑞事跡海報,亮相位居鄭州中牟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當年,我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暨長春航空展上,還發布了運油-20和殲-20殲-16同框紀念郵封。這枚強軍主題郵封主圖,取材于空軍運油-20 殲-20 殲-16海上方向一次空中加油訓練。同時還介紹,運油-20殲-16已投入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此前,總臺“正午國防軍事”節目披露中國空軍殲-16、轟-6K與俄空軍圖-95的同框照。這是中方首次公布派殲-16為轟-6K護航這一信息。運油-20的故事,也是追夢空天的故事。2022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剛結束,運油-20故事就走進空后藍天幼兒園“開學第一課”。空后2011屆“藍天娃”朱睿琳擔任主講人,大小“藍天娃”互動講故事,讓強軍夢的種子從小就種在孩子們的心田,讓《中國青年報》的傳播產生大流量。
2022年8月27日,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暨長春航空展舉行記者見面會。我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郭媛丹有關運-20航跡的提問時說了一句話:需要之地、需要之時,運-20隨時去飛!當年的空軍航空開放活動,空軍“20系列”戰機悉數亮相,運-20進行了空中飛行展示。運-20飛行展示指揮員李成民介紹運-20訓練情況時表示:首裝6年,他們駕運-20上高原、飛遠海、出國門,“胖妞”歷經烽火磨礪,早已破繭成蝶、換羽高飛,成長為驍勇善戰的“九天鯤鵬”;首裝6年,運-20執行任務沒有晝夜之分,沒有平原高原之分,沒有陸上海上之分,在聽令起飛中遂行多樣化任務,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
在回應《環球時報》記者關于“運-20飛過哪些海?”的提問時,李成民表示,運-20正在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訓練,多次執行海外任務。
我作補充介紹時說,中國鯤鵬在騰飛,一代英才在成長。運-20是我軍革命性裝備,“改裝過程無異于重修一個學位”。著眼執行海外任務,空軍運輸機部隊飛行員拓寬國際視野,向工廠提出增加英尺、海里等英制單位,如今機上系統都已更改為公英“雙制”。正如時任中部戰區空軍某部指揮員倪明所說,“我們生逢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就要以更精彩的表現承載夢想,在世界的天空上留下運-20的壯美航跡!”
“20049號運-20,我部殲-20飛機兩架,奉命為你護航?!薄伴L空祭忠魂,英雄歸故鄉。向志愿軍忠烈敬禮!”這段空軍殲-20飛行員李凌和運-20機長龐榮奇空中對線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等節目中,與“雙20”列陣長空震撼圖景一起傳播,讓人為之動容。
運-20機長龐榮奇當時說:“在韓國起飛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叵肫?0多年前志愿軍先輩冒著敵人的炮火浴血奮戰,換來了和平與安寧。我們今天要練強打仗本領,告慰革命先輩!”總臺“正午國防軍事”節目深度報道《“雙20飛機”空中通話全記錄:一字一句滿滿敬意》,生動展現殲-20、運-20三機同框列陣長空,殲-20低空通場,運-20穿過水門等大國重器捍衛英烈榮光震撼場景的同時,還讓受眾從接迎過程中空地通話、空中通話的一字一句中,感受這場接迎儀式當中的滿滿敬意。“央視軍事”新媒體推出的微博線護航編隊起飛機場這扇窗很特別#,傳遞飛行員“精忠報國、赤心奉國”的家國情懷,在“九?一八”當天登上微博熱搜榜。
2022年9月16日這天,運-20執行接迎第九批88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任務,我和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記者李建文、劉濟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何椿、趙健等戰友,就在東北一線從武漢出發后,湖北廣電“長江新聞號”節目記者解煒等同志,在湖北一線機場現場報道?!伴L江新聞號”用“長江評論”等形式強化“以大國重器捍衛英烈榮光”輿論,二次傳播閱讀量達5000萬以上,獲贊63萬。
新華社和解放軍報推出《今天,祖國用“雙20”接迎志愿軍烈士回家》等報道,披露一個細節:9月16日接迎的“雙20”三機編隊,冒著臺風帶來的雷雨和積冰,從11000米穿云破霧,機動下降到200米的低空,只為讓烈士們近距離看看這機翼下偉大祖國的錦繡河山。
敬畏烈士,捍衛榮光,是運-20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的任務自覺。2021年9月,總臺央視記者薛冰、解瑾在“正午國防軍事”節目的連線報道中,曾記錄這樣一個細節:運-20機艙內,地面鋪設有綠色的地毯,現場氛圍莊重肅穆。用于固定棺槨的每一個固定位,四周都加裝了緩沖的材質,保障每一個棺槨在運送過程當中都能夠安全平穩。正如那次運-20任務指揮員丁毅所說,“大國重器接迎國家忠烈,表達的是人民空軍對志愿軍先輩的尊崇之情?!?
在社交媒體上,運-20被譽為“和平之鷹”。2022年9月,運-20赴歐洲參加奧地利航展。此前8月29日,我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現場發布這一消息時說:運-20的航跡,已經遍布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傳揚世界。為期兩天的奧地利“空中力量﹣2022”航展,運-20飛機受到現場各國民眾關注,很多華人華僑專程前來打卡,與“鯤鵬”同框。運-20機長王天鋒表示,“此行搭建了與歐洲人民交流的空中紐帶,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和空天文化。”
在我的親歷和記憶中,2022年還有這些事印象深刻:當年1月,湯加火山爆發后,空軍奉命出動2架運-20裝載應急和災后重建物資,新華社記者丁增義和空政宣傳文化中心記者張東賀、閆超等戰友,跟機做好記錄傳播。任務指揮員吳健說,“運-20編隊首次跨越赤道、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克服太平洋上空強對流天氣、火山灰等不利影響,單程飛行萬余公里,將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速遞到湯加,彰顯中國軍隊踐行使命的能力與擔當。”吳健曾擔任運-20多項重大任務帶隊指揮員,武漢抗疫大空運,他帶隊飛的首架飛機;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他帶隊飛的首次任務。
當年6月,空軍運-20連續3天飛赴阿富汗空運抗震救災物資,傳遞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2021年8月從阿富汗撤軍的行動中,美軍C-17運輸機強行起飛,導致爬上起落架的阿富汗人墜落身亡?!爸袊\-20運輸機VS美國C-17運輸機”話題,在國際輿論場引發關注??偱_“正午國防軍事”節目展現當下和過往兩道航跡,既有國際社會的“點贊之語”,又有運-20飛行員的“出國心語”,傳遞“大義中國”使命責任。
“鯤鵬總出國,硬核故事多!”2020年全球疫情暴發以來,空軍運-20飛赴巴基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柬埔寨、菲律賓、越南、老撾等國家運送抗疫物資,為全球抗疫作出了中國貢獻。
“運-20最近去哪了?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去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新聞發言人吳基偉的這番話,在網民中熱傳,也激起我的情感共鳴和戰斗記憶。2025年1月7日9時5分,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大量房屋倒塌。隨即,西部戰區空軍派出1架運-20飛機趕赴西藏定日震區。“運-20出動!解放軍來了!”震區的老百姓有了主心骨。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積石山發生6.2級地震,甘肅和青海多人遇難。19日凌晨,西部戰區空軍1架運-20從西南某軍用機場起飛,運送西部戰區應急指揮組趕赴災區一線,統籌抗震救災工作。
每遇大事,鯤鵬展翅。在“國際軍事比賽-2021”中,中國空軍運-20首次亮相國際賽場,在接近裝備設計允許的空投極限值,精彩完成三聯傘重裝空投任務。
埃及首都開羅,吉薩金字塔群雄偉壯觀。開羅當地時間2024年8月28日中午時分,受邀參加首屆埃及航展的中國空軍1架運-20與八一飛行表演隊6架殲-10表演機,編隊飛越金字塔。“這是運-20首次在國外飛行表演,飛出了中埃兩國共同擁有的美好航跡?!?
2024年9月18日,中國空軍1架運-20飛機首次飛抵南非,并在非洲航空航天與防務展進行空地展示。南非總統饒有興趣地參觀了運-20飛機,并與機組成員熱情交談,稱運-20“非常漂亮、非常先進、非常喜愛!”
這些年,在抗震救災、抗擊疫情和兵力投送、參加航展等行動任務中,形態辨識度很高的空軍運-20飛機只要一出現,民眾的直接反應就是“解放軍來了!”“中國來了!”運-20飛機化身中國IP,傳播著可親、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運-20的奮進航跡,書寫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在網上網下強信心、聚民心、筑同心。(作者申進科系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