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網絡強國戰略目標10周年和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互聯網發展史上極不平凡、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一年。面對澎湃奔涌的信息革命時代潮流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湖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精準布局,創新實踐,推動網絡強省和數字湖南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充分展現發展成績和生動實踐,更好地推動湖南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湖南省委網信辦組織編撰的《湖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年度)》(以下簡稱《報告》)近日發布。《報告》從信息技術創新、數字新基建布局、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互聯網賦能生產生活、智慧政務建設、網絡內容建設管理、網絡安全保障、網絡法治建設、管網治網體系建設等方面,對全省2024年度互聯網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報告》摘登如下:
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組建省委科技委員會,召開全省科技大會暨科技獎勵大會,制定實施支持科技創新高地“五大標志性工程”建設等專項政策,充分發揮湖南在超算、自主可控網絡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推動信息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
一是五大標志性工程建設聚勢成勢。2024年,“1+2”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湘江科學城新落地研發中心項目30個;“4+4科創工程”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70余項,取得20項“首”字號、“最”字號科技成果;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工程建成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新增研發機構1178家,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升7位。
二是基礎技術突破成果亮眼。集成電路、高性能計算、操作系統等領域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國科微旗下智能視覺芯片GK7205V500系列獲評2024年度中國IC設計成就獎之“年度最佳AI芯片”;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獲世界Graph500排行榜冠軍;麒麟信安發布支持信創PC的新一代云桌面方案,這是基于國際TCI架構實現國產PC機云化納管在國內的首次發布。
三是應用技術加速落地布局。人工智能技術取得重要進展,愛威科技在體外診斷領域形成了以國際前沿的“機器視覺技術”和“有形成分顯微鏡醫學檢驗與識別技術”為核心的重大技術成果;超能機器人自主研發了兒童晨檢機器人、中醫機器人、室外巡邏機器人等多款產品;三一重卡發布全球首臺5G無人駕駛電動重卡和數智網聯系統。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落地,天幕多媒體大模型等4個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國家備案審核。區塊鏈技術加速應用,“區塊鏈+政務服務”推動政務服務便利化,天河國云榮獲2024產業區塊鏈企業50強。
四是前沿技術領域迅猛發展。量子技術領域突破了“超越傳統理論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新方法、新技術”等前沿技術,取得了光量子計算系統等一批創新成果,研制出高性能量子點激光器芯片等關鍵產品。國防科技大學攻克了量子傳感芯片等關鍵技術,量子測量、自主導航、空間儀器等13項技術順利實現成果轉化。
五是互聯網創新生態不斷優化。出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二十條措施,全省研發經費投入達1283.9億元,強度提升至2.57%,省高校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56%,本地轉化率超過50%。互聯網創新主體活力彰顯,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75萬家,居全國第十,3家企業入選“2024年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湖南、江西、湖北三省簽訂《中部三省數字生態共建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數字生態共建,標志著中部三省數據領域省際合作邁入新的階段。
面向信息時代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持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連續第五年發布“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名單,總投資額超59億元,推動網絡強省、數字湖南建設底座不斷夯實。
一是通信基礎設施能級持續提升。累計建成5G基站17.6萬個,基本實現交通樞紐、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全省行政村千兆光纖通達率達100%,5G網絡通達率超99%。株洲、湘潭、衡陽成功入選全國千兆城市,中部首個園區級星火鏈網骨干節點在長沙經開區上線G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了更高速的網絡體驗,還為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普及提供了基礎支持。
二是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全省總算力超7000PFlops,人工智能算力超2000PFlops,湖南省算力調度和綜合管理平臺試運行,實現全省算力資源優化配置和用戶需求高效對接。作為現代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算力為湖南工業設計、智能交通等領域提供了“最強大腦”。
三是應用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截至2024年底,全省各類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320個,包括2個國家級“雙跨”平臺和121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工業機理模型超6.4萬個,主要平臺連接的工業設備超過1500萬臺(套)。全省現有窄帶物聯網基站超2.8萬站,10G-PON端口新增21.6萬個,物聯網終端用戶數超7811.9萬戶。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長沙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總里程達到1107.1公里(單向),居全國前列。
堅決打好數字湖南建設攻堅戰,健全數據管理體制機制,大力推動公共數據共享,力破“數據煙囪”,著力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發展。
一是數字產業化穩步發展。2024年,電子信息制造業重大項目積極推進。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建設,信創產業國產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固態驅動器主控芯片市場占有率居全國首位。湖南省智能計算產業產值達7150億元、占全國的7.3%。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位居全國前列,新能源汽車產能居全國第四,產量居全國第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穩運行,全省云和大數據服務收入68.8億元,同比增長12%,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二是產業數字化提質增效。2024年,湖南深入實施“智賦萬企”行動,建設智能制造企業1195家、產線萬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智能制造領域發展成效顯著,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一些制造業企業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顯著降低。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計擁有3家全球“燈塔工廠”、9家卓越級智能工廠、24家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了1901家智能制造企業、3271條智能制造生產線萬個智能工位。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布局提速,湖南省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達29家,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超過42%,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也提升了服務業的整體競爭力。
三是數據要素價值凸顯。2024年7月,《湖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正式實施。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湖南分賽舉辦,2個項目獲得全國總決賽二等獎,1個項目獲得商業價值獎,數量居中部第一;4個數據領域創新成果入選全國典型案例,數量居中部第一。2024年,湖南成功獲批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湖南省“1個綜合標注基地+N個行業標注基地”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首批合作訂單達3.9億元。湖南大數據交易所發展數商會員806家,上架數據產品5489個,交易額突破31.14億元,交易規模居全國前列。
積極推動互聯網與鄉村建設、教育、體育、健康服務等各領域深度融合,讓互聯網更好地賦能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
一是數字社會建設邁出新步伐。湖南積極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加強農業農村數據歸集和數據資源利用,歸集農業農村數據3.34億條,實現數據資源“應共享盡共享”。“互聯網+民生服務”全面鋪開。數字教育方面,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教育管理、教育服務等方面,有效支撐了教育高質量發展。數字健康服務方面,積極構建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服務體系,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匯聚形成6600多萬份健康檔案、512億多條診療記錄。智慧人社方面,“智慧人社”APP注冊用戶3282.31萬人,日均點擊量近300萬人次,年度累計辦件3278.87萬件。數字素養方面,深入推進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上線湖南省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平臺,發布70家湖南省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
二是數字文化建設亮點紛呈。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把文化和科技融合作為“省之大計”,積極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發展之路。2024年,湖南省音視頻產業集群規上企業營收超2827.6億元、同比增長9.7%。芒果數智打造數字文博平臺“山海”應用程序,完成2.7萬件珍貴文物的數字化采集,成為近3000萬用戶的“24小時線上博物館”。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產業園已聚集5家主板上市公司,帶動4000余家文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新引進的60余家頭部企業中,新業態企業占比超六成。湖南圖書館通過元宇宙技術為讀者提供全新的沉浸式閱讀體驗,提升了圖書館服務的數字化水平和用戶體驗。
三是數字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能力不斷增強,“生態超腦”“三線一單”信息管理(數據應用)平臺具有廣泛影響力,湖南省“洞庭清波”智慧監督平臺入選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典型案例。
將數字政務發展與黨政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等協調配套,大力推動智慧政務提檔升級,讓“身在湖南,辦事不難”加快變為現實。
一是推進“一網通辦”和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建設。全省“一網通辦”建設成果豐碩,對接完成2254項,其中受辦一體對接完成1184項,受辦分離對接完成1070項。全面建成運行湖南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入駐機構10270家,發布中介事項102項,資金綜合節約率達到19.48%。
二是將“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為“一類事一次辦”。深入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上線”高頻服務上線,新增便民惠企示范應用場景和特色服務178項。在2024年中國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報告發布會上,“湘易辦”排名首次進入全國前十,獲得“得心應掌”獎。
三是協同創新的業務應用體系逐步完善。“跨省通辦”與中部省份數據互通不斷推進,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醫保轉移、企業開辦等132項服務跨省辦理。依托“湘易辦”平臺,與泛珠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的跨省APP聯盟合作不斷深化。湘鄂兩省率先實現社保、住房公積金互聯互通,推動30項高頻事項“掌上通辦”。
四是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建設持續推進。建設全國首個數字城建檔案館,打造湖南省數字城管系統平臺,形成省市縣一體的數據管理體系,撬動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緊緊圍繞全國全省工作大局,持續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管理,推動網絡空間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網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
一是網上理論宣傳凝心聚魂。用心用情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闡釋,建好用好湖南省黨的創新理論網絡視頻生產傳播基地,策劃開展“跟著總書記看湖南”等主題活動,瀏覽量突破10億。開展“湖南e周”全國網絡媒體看湖南主題宣傳活動,沿著總書記的考察足跡深入采訪報道,廣泛凝聚奮勇拼搏磅礴力量。
二是網上主題宣傳濃墨重彩。統籌開展好“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邁向網絡強國新征程”等專題專欄宣傳,制作《文脈賡續 何以湖南》系列主題視頻,名列同時段省級衛視平均收視率排名第一、國家廣電總局新媒體聯盟TOP榜排名第四。策劃推出“新征程 新樣范·中國式現代化在湖南”等100多個網絡主題傳播引導活動,唱響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網上主旋律。
三是網上精品力作層出不窮。成功舉辦2024“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匯聚“可愛的中國 偉大的復興”磅礴輿論力量。開展第二屆湖南正能量“五個十佳”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實施湖南省主流傳播能力提升行動,“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累計總學習人次突破19億;新湖南制作的《出海記·走進非洲》等4件作品獲第34屆中國新聞獎;芒果TV推出的《聲生不息·寶島季》入選中央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風芒推出的輕訪談微理論片《親愛的馬克思》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4年第二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省文聯舉辦“新境界——文藝與城市”短視頻展播活動,以數智技術賦能內容創作,推動網絡文藝破界、融合、創新,向深度發展。省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妖夜獲第五屆茅盾新人獎及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獎。網絡作家流浪的軍刀的作品《逆火救援》、紅刺北的作品《第九農學基地》、墨來瘋的作品《極限基因武神》入選2024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排行榜。
四是網絡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完善網信基礎管理數據,建立屬地備案網站信息協查機制,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亂象和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清朗”“凈網”“清風”“打擊電詐”“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等系列專項行動,加強網絡內容巡查通報、舉報辟謠等工作,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凈化。持續優化營商網絡環境,依法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有效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
五是網絡文明蔚然成風。創新實施網絡文化、網絡文明品牌建設工程,組織開展“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湖南行、“文化湖南網咖行”、湖湘文明網絡傳播大使行動、“我們村·‘象’未來”等30余個精品項目活動,舉辦全省網絡名人“IP攻略”專題培訓班,開展網絡作品創作PK賽,#誰不播咱湖南好#線億,有效凝聚網絡正能量,提升了網絡文明水平。
牢固樹立總體網絡安全觀念,針對網絡安全新形勢,統籌實施網絡安全重大戰略和重大任務,推動全方位、全天候、一體化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形成。
一是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加強網絡安全正負面清單管理,成立湖南省網絡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常態化開展網絡安全事件和風險通報并督促整改,構建大網絡安全工作格局。舉辦2024年“湖湘杯”網絡安全應急演練、2024年湖南省“網安湘軍杯”網絡安全精英挑戰賽等,全力打造“網安湘軍”品牌。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保護,強化重點單位網絡和數據安全風險評估,開展跨境流量異常單位現場核查、政務信息化項目網絡安全前置審查、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和個人信息出境合同備案、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強化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網絡安全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完成中央網信辦對我省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的綜合評估。印發《湖南省一流網絡安全院系建設示范項目管理辦法》,推進省內一流網絡安全院系建設,湖南大學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
三是網絡安全人民防線不斷鞏固。開展湖南省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累計舉辦各類宣傳活動7000余場次,推動網絡安全宣傳教育深入人心。
把握網絡法治起步推進30周年契機,加快網絡法治建設進程,全面推進依法治 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為網絡強省、數字湖南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一是健全網絡法治體系。深入貫徹《湖南省網絡法治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統籌推進法治工作體系、法治制度體系、行政執法體系、法治宣教體系、依法行政體系等“五大體系”建設。成立省法學會網絡法治研究會,加強網絡法治研究。
二是加大網絡執法力度。完善網絡行政執法聯動機制,組織召開網絡行政執法會商例會,實現違法線索互聯、執法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省級網信部門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設立網絡執法與監督處,充分調動涉網執法資源,基本形成“情報共享、案件會商、協同行動、多維打擊”執法模式。加大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新興領域執法,全年依法約談警告違法違規網站、賬號1177次,關閉違法違規網站、賬號355個,下架違法違規移動APP214個,對24家網絡運營者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有效維護了網絡空間的秩序和安全,保護了公眾的合法權益。
三是創新開展網絡普法活動。持續擦亮“懂常識、守常規、成常態”網絡普法品牌,推出“E小湘”網絡普法卡通人物,以“全省網絡普法行”、網絡普法“強基”工程、“三個一批”典型案例評選等六大主體活動為牽引,帶動全省開展網絡普法活動300余場次,形成了網絡普法全省“大合唱”的良好局面。實施網絡普法精品創作傳播工程,策劃推出《鸚鵡的營生》《誰是甄湘》等網絡普法精品微電影以及《莫把陷阱當“餡餅”》《“飯圈”亂象當休矣》等系列網絡普法情景劇,推動形成網絡法治正能量與網絡傳播大流量雙向奔赴。
積極完善互聯網領導管理體制機制,強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各項要素保障,不斷匯聚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一是黨管互聯網體系不斷健全。健全省委網信委領導機制,優化調整委員單位,推動網信工作領導體系更加順暢有力。全省各級網信委充分發揮統籌、指導、協調作用,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和關鍵事項。深化網信領域改革,加強管網治網制度、技術、保障等體系建設,全省三級網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
二是互聯網行業黨建全面覆蓋。加強互聯網行業黨建工作,召開全省互聯網企業黨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實施互聯網領域“三新”黨建提升工程,探索開展湖南省互聯網行業“黨建一起來,網信更精彩”主題活動,互聯網行業黨建凝聚力持續提升,創智和宇黨建工作入選“全國黨建工作優秀案例”。
三是人才建設與保障不斷強化。在網絡強省和人才強省戰略牽引下,緊緊圍繞網信實際和發展需要,積極推動網信人才發展。依托2024年互聯網岳麓峰會、第五屆“馬欄山杯”國際音視頻算法大賽等重大平臺引才聚才,推動互聯網“湘智興湘”和湘商回歸。推進組建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導師團”,創新創業大賽增設“科技+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自然科學基金增設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對年輕人友好省份”品牌不斷凸顯。開展2024年網信職稱評審,網信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四是網信新型智庫和標準化建設創新推進。用好網信專家咨詢委員會,遴選成立7家網信研究基地,圍繞“湖南發展AI大模型的機遇、挑戰與路徑”等主題組織系列網信智庫沙龍,聚焦網信領域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立項網信課題24項,吸引省內外一批重量級專家參與,形成了聚智聚力推動網信事業發展的濃厚氛圍。